soontan桑坦

深痛一生,顽乐一生-soontan.info

soontan桑坦

胡话连篇十:走丢了一年多

很久没有登陆微博,看到了推送的红点点,接到几个老朋友的私信,他们真实地以为我“不在”了,前来诈尸。

看了下上次发微博的日期,

此刻心情,

时间怎么这么快!!!

想了下过去的一年多时间,生活好象没有任何波浪。明年过年想收集一张“平凡福”,

闭上眼睛,回忆一下,锤子都没有……

尤其是今年2月底,家里电脑上所有资料丢失之后,好像什么都看开了,

很多丢失的东西,其实是不需要的,包括精心挑选的10年都没再看过的照片,和买来再也没看过第二次的各种教程。

所以,记住的才是自己的,其他的东西随时都可能离我们而去。

尤其是现在赶上疫情,很多人对待生活的态度都会有所改变吧。愿所有人警惕、安康!

Docker式工作与集体内耗

拜疫情所赐,得到了心心念念的“Docker式工作”体验卡,现在回想,果然天真了。

排积木式的工作安排,并没有使工作变效率,不能当面沟通是最大的障碍,不同的岗位需要发挥强大的想象力才能成功配合,精细的工作内容更是如此。

本应更加效率,办更多事情,实际操作反而更加低效。那些成功的远程合作的案例,大概都是比较专门和独立的工作内容,多方参与的项目,即使有完整的项目流程,沟通的内耗依然也会很大吧。

干货

刚刚说到电脑资料丢失,已经放下了,并、没、有!回想起来,越想越生气,果然回忆都是痛苦的。

简单梳理一波干货,以防将来再次回忆。

数据分析工作

2014年前,兼职做过一些数据分析的工作,每份完整的报告大概3-6周的时间完成,从市场货架的分布统计到用户习惯的改变都有,这几年也多多少少会看一下数据行业的走向。

早些年数据工具大概是EXCEL、SPSS类的,偶尔用到Origin,和专门领域的工具,现在很多工具都淘汰了。不知现阶段是不是Matlab用得最广泛。

看了下某些云课堂上的教程,心中一万句“呵呵”。

现在是大数据时代,但是大数据不是量多了就是大数据,更详尽立体的数据才是大数据。

另外,拿到一份数据,马上软件导入开干?这脑子进二锅头了吧……

第一步了解行业;

第二步观察数据;

第三步数据分类(此过程可能还需要简化数据);

第四步再去走教程的步骤。

着手分析,最好也先熟悉一些最基本的简单的方法和概念,包括但不限于:

四则运算+高级运算;

概率、方差、标准差、Z分数;

容斥原理;

二项分布、正态分布、泊松分布;

多因素分析;

等。

即使现在很多地方都有完整的数学模型直接用,但是各种情景可能是变化的,别人建好模,你如何判断合理不合理呢?能忍住不想,当我没说。

产品经理

作为产品狗,永远不敢叫。

有些产品更看重流水线上的专业技能,硬核、效率、质量保证,有些产品自身就是一个项目中台。

每当想吐槽时,心中反复默念,万物皆为我所用,但非我所属。

想想当年手机中装下700多个应用,自己都害怕,如果内存允许,能装下这么多游戏,可能就做游戏产品去了。

相对数据工作,产品的工作内容差异更是天差地别。

WWW时代产品经理和移动时代的产品经理是不同的职业,

ToB的产品经理和ToC的产品经理也是完全不同的职业,

转型真的会不适应。

团队管理我就不说了,我是弱智。涉及到人情办事、沟通协调的方面,我都是弱智。

需要严谨的时候,技术:“你说啥?”

需要想象力的时候,UI:“你说啥?”

需要耐心的时候,测试:“你说啥?”

需要时间的时候,运营:“你说啥?”

偷设计师张图来用,

产品绕不开的几点,

用户需求,伪概念,收集用户的需求,私藏自己的需求,落地老板的需求,

用户需求其实不是用户和需求,谈需求时就是在找用户,所以需要把人和用户分开想,需求的合集就是用户;

产品文档,伪概念,交差文蝶,

文档归集做最后记录,产品制作过程中,文档越简单越好,原型就是最好的文档;

高保真产品原型,伪概念,装B神器,

最早的两个项目用过,之后再也没用过,交付设计师和开发人员的,反复验证普通的灰模是最高效的,高保真真心用不上,最开始展示会用,但是看的人都反馈PPT更容易理解,而做高保真Demo演示,太浪费设计资源了,为什么不直接做真正的程序Demo出来呢;

产品工具,啊,这个不能吐槽,个人色彩和习惯的问题,手绘+POP、Axure、雁阵、Basecamp,这几年发现了ProcessOn和Trello,对个人而言这是效率最高的。新的原型工具还是不及Axure,用过几个又用回来了,项目管理偶尔提SVN,Jira基本不用了,新工具都太方便了。最重要的一点是,配合他人选择。

业余关注

上图。

生活这笔账

工作总结似的,怪怪的。

有什么没变化?

学英语,除了部分美剧不用丢掉画面看字幕,没什么其他用,觉得有趣,大概是习惯了。

月光族很有必要记账,防止花超……

谈感情伤钱,硬核算账

月光的好处是不必不好意思不借给别人钱,

疫情期间,花钱都小心了,但是真的因为征信或其他原因算笔账,我的内心是崩溃的……

使用比例,打肿脸充胖子的慷慨。

前四个年化收益,后面两个工时效率对比,不是钱数,隐私怎么能白给。(突然想起之前和他人合作的一个项目,TGI活生生解读出了基准数据……江湖骗子真的太多了)

去年净收入,看来是时候去股市赌一波了。

这几个月严重失眠脱发,看来破案了。

未来规划

赚生活费。一个人力量有限,可能效率高,但赚不到大钱,发财还得靠团队。嗯,这个和没说一样,生活费,谁都不够。

其他小事

1、最近关注。想了一下,这张图可以再用一次:

看好B站,近期被抖音洗脑,游戏在疫情期间异常给力。

2、好像有点能区分了。信仰是精神寄托,灵魂有所安放,现在想到的未来都是信仰,不需要再做什么;迷信是过激的满足个人欲望的不理智行为,劳神伤财。

3、新时代黄赌毒。

4、讨厌句型,“难道只有我XXX?”“难道大家都XXX?”

5、想念生活中偶然出现的过客,一只猫。果然年纪大了容易流泪。

6、没有、不找、不为什么、不担心、要你管。

评论回复

  1. 回复 OLD JIA

    我知道那只猫叫富贵儿 😆

6 + 3 =

回到顶部